浏览全部资源
扫码关注微信
纸质出版日期:1990,
网络出版日期:1990-7-20,
扫 描 看 全 文
涎腺肿瘤免疫组化研究[J]. 中山大学学报(医学科学版), 1990,11(4).
涎腺肿瘤免疫组化研究[J]. 中山大学学报(医学科学版), 1990,11(4). DOI:
DOI:
应用6种抗体(CEA、MAK-6、EMA、S-100、GFAP、HHF-35)对55例涎腺肿瘤和9例肿瘤旁涎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
结果表明:肿瘤旁涎腺组织的免疫光谱
以腺管上皮细胞为一端
肌上皮细胞为另一端
润管细胞和腺泡细胞位于光谱中间段
多形性腺瘤起源于同一类细胞
而不是混合性起源。简略介绍HHF-35的性质和应用价值
在识别肌上皮细胞方面
HHF-35比GFAP更为敏感。
涎腺肿瘤免疫组化肌上皮细胞
0
浏览量
17
下载量
CSCD
关联资源
相关文章
相关作者
相关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