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大学学报(医学科学版)

中山大学学报(医学科学版) 中山大学学报(医学科学版)

主编:高国全

ISSN:1672-3554

CN:44-1575/R

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
主办单位:中山大学

出版周期:双月刊

电话:020-87690764, 87690974, 87690694

地址: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园办公楼前座一楼(510080)

快捷入口

  • 作者中心 作者中心
  • 专家中心 专家中心
  • 编辑中心 编辑中心
  • 期刊管理中心 期刊管理中心
  • 当期目录
  • 网络首发
  • 过刊浏览
更多
Volume 46 期 4,2025 2025年46卷第4期
  • 指南与共识

    广东省保健协会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分会

    DOI:10.13471/j.cnki.j.sun.yat-sen.univ(med.sci).20250707.001
    摘要: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症的发病率上升,已成为中国及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中国华南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位于全国的较低水平,其独特的气候、文化、饮食习惯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工作的开展。本共识基于华南地区超重和肥胖症儿童青少年减重的实践经验,结合循证医学证据,系统构建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症的规范化诊疗体系,涵盖诊断与评估、生活方式干预、行为干预、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内容。本共识将地域性特征纳入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管理框架,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指导方案,为遏制儿童肥胖流行趋势提供区域化范本。  
    关键词:儿童;青少年;超重;肥胖;华南地区   
    50
    |
    37
    |
    0
    <HTML>
    <网络PDF><Meta-XML>
    <引用本文> <批量引用> 114343354 false
    更新时间:2025-07-20
  • 热点追踪:细胞死亡

    张子路, 秦合伟

    DOI:10.13471/j.cnki.j.sun.yat-sen.univ(med.sci).2025.0402
    摘要:动脉粥样硬化(AS)是一种缓慢而复杂的疾病,涉及多种因素,包括脂质代谢紊乱、氧自由基产生、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局部血栓形成等。近年来铜死亡作为一种新发现的、依赖于铜离子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而备受关注,其主要因过多的铜离子与硫辛酰化蛋白结合导致三羧酸循环(TCA)紊乱,破坏铁硫簇蛋白,影响相关酶和蛋白的正常功能,多途径引发细胞死亡。以往研究发现,铜死亡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,铜死亡可以促进氧自由基产生、通过芬顿反应引发脂质过氧化、诱导炎症反应、干扰线粒体TCA循环等,影响巨噬细胞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血管细胞功能,干扰斑块稳定性,进而加重AS病变的发生发展,因此靶向铜死亡有望成为治疗AS及预防并发症的新方向。其中靶向检测铜死亡相关基因或许可以作为诊断A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,且部分铜死亡抑制剂可以通过靶向抑制铜死亡的发生,显著影响AS的病程进展,提示铜死亡在AS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。本文系统综述了铜代谢与铜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AS病理过程中的作用,并归纳总结了靶向铜死亡在AS临床诊治中的相关研究进展,以期为AS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。  
    关键词:铜死亡;动脉粥样硬化;铜代谢;炎症;靶向治疗   
    18
    |
    34
    |
    0
    <HTML>
    <网络PDF><Meta-XML>
    <引用本文> <批量引用> 116428053 false
    更新时间:2025-07-20

    韩英, 胡丹丹

    DOI:10.13471/j.cnki.j.sun.yat-sen.univ(med.sci).2025.0403
    摘要:急性肺损伤(ALI)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,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,导致弥漫性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水肿,通常伴有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。内质网应激(ERS)在ALI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它通过多种途径加剧急性肺损伤:在细胞凋亡方面,关键蛋白如GRP78、CHOP和caspase-12参与调控,促进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,从而加重肺组织损伤;在ROS代谢方面,诱导活性氧(ROS)的大量释放,NADPH氧化酶等参与ROS的产生过程,ROS会损害肺血管内皮细胞,导致液体渗漏,进一步加剧肺损伤;在炎症反应方面,激活中性粒细胞,补体产生的C5a与中性粒细胞C5aR结合,诱导ERS,进一步加重肺部炎症;在铁死亡途径方面,加剧肺泡上皮细胞的铁死亡,Mfn-2与IRE1-α等相互作用参与其中。因此,针对ERS的干预策略,例如使用化学分子伴侣或特定的信号通路抑制剂,可能为ALI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,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,提高其生活质量。本文深入探究了ERS与ALI的关联性,对揭示ALI的发病机制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。  
    关键词:急性肺损伤;发病机制;内质网应激;活性氧;恶化   
    17
    |
    5
    |
    0
    <HTML>
    <网络PDF><Meta-XML>
    <引用本文> <批量引用> 116445636 false
    更新时间:2025-07-20

    高翔, 冯博

    DOI:10.13471/j.cnki.j.sun.yat-sen.univ(med.sci).2025.0404
    摘要:泛凋亡是一种新发现的受调控的细胞死亡类型,具有细胞焦亡、凋亡和坏死性凋亡的关键特征,其分子基础依赖上游泛凋亡小体的精密调控,在感染性和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同时发生。既往研究普遍认为这些程序性死亡通路是彼此独立、互不关联的信号传导体系。然而,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,证据链日益表明,在这些死亡通路之间存在复杂的调控网络。研究者将这种各程序性死亡通路的交叉对话机制定义为泛凋亡。目前,已有研究证实泛凋亡与感染性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肿瘤等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。此外,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,泛凋亡在缺血—再灌注损伤(IRI)相关的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,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十分明确。全面了解泛凋亡在IRI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,阐明泛凋亡在IRI疾病中的调控机制,有望为疾病的治疗带来突破。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,泛凋亡已经在研究领域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,并且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。本文主要就泛凋亡的定义、特征、分子机制及其与IRI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,旨在为IRI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开辟新的途径。  
    关键词:泛凋亡;泛凋亡小体;缺血-再灌注损伤;细胞程序性死亡;综述   
    14
    |
    10
    |
    0
    <HTML>
    <网络PDF><Meta-XML>
    <引用本文> <批量引用> 116428512 false
    更新时间:2025-07-20
查看更多
  • 专题专栏
  • 虚拟专题
  • 短视频
更多
0